网易首页 > 网易政务 > 正文

内蒙古土右旗:"乡土文化"打造"惠民产业"

2012-09-13 08:30:54 来源: 新华网
0
分享到:
T + -
“过去在对岸瞭哥哥,泪蛋蛋抛进清水河;如今想亲亲咱不怕,想得不行就打电话。”65岁的农民王二仁用漫翰调演绎的歌,逗得村民笑得前仰后合。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文化大院开展活动时的一幕。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贾立君

“过去在对岸瞭哥哥,泪蛋蛋抛进清水河;如今想亲亲咱不怕,想得不行就打电话。”65岁的农民王二仁用漫翰调演绎的歌,逗得村民笑得前仰后合。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文化大院开展活动时的一幕。

土默特右旗依托当地深厚的二人台民间艺术基础,挖掘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业推动和全民共建的文化发展新局面。

深挖地方文化 农民“放下锄头变演员”

“雨涝不用浇园,农民没事可干。”王二仁说,近日这里几乎每天下午都要“闹红火”,周边爱好文艺的群众纷纷赶来献艺、娱乐。

地处河套地区东端的土右旗地肥水美,农闲期较长。前些年,因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农民憋得心慌,赌博、酗酒、吸毒、迷信等活动盛行。正当政府发愁时,当地出现一个有趣现象。爱好文艺的村民经常凑到一起吹拉弹唱,乡土曲调吸引了很多村民观看。旗政府经调查摸底,从2005年起,为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农家给予扬琴、四胡、笛子等乐器资助,并授予“文化大院”牌匾,对业绩突出的文化大院给予一定资金奖励。目前,全旗289个村已建成文化大院81个,分为坐腔大院、剪纸大院、民俗文化大院、科普文化大院、二人台戏曲文化大院等。

记者在苏波盖乡美岱桥村文化大院看到,几间平房内保存了代表农耕文化的各种工具和当地民俗民风介绍,相当于一座小型农耕文化博物馆;文化大院,则以科普教育为主,村民可在大院学习研讨科学种田、养殖等知识,通过网络销售农副产品。有的文化大院已发展成农民剧团,其中白光保文化大院和梁利军文化大院经常组团赴邻近的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以及晋、陕两省演出,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土里土气’的‘大院文化’符合群众口味,政府要趁势引导。”土右旗旗委副书记杨二喜说,在旗文化大院的指导下,农民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传播先进事迹、科技致富、婚育新风的节目,不少农民还出版了自己演唱的光盘,成为农村革除陋习、倡导和传播主旋律的有效载体。目前,全旗有200个民间艺术演出团队,共有3000多人参与。他们农忙种地、农闲“放下锄头去唱戏”,人均年演出收入10万元,是务农收入的8倍。每年总收入达3亿元。

黄晓燕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永远跟党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政务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