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政务 > 北京频道 > 正文

北京密云县志愿服务打通“微循环”

2013-06-06 08:26:29 来源: 新华网
0
分享到:
T + -

这几日,密云县不老屯镇史庄子村的志愿者郭孟然又多了一个称呼——“格长”。 自从县里推行志愿服务进网格以来,他时常觉得自己肩头上沉甸甸的,村里民俗旅游推介的活计成了他的“责任田”。

在校园BBS上发帖子宣传家乡的美,在微博上发博文记录家乡的变迁,向同学们推介村里一个个特色的民俗户,成为他闲暇时的“必修课”。

像郭孟然一样,今后,密云县的7.5万名志愿者将如棋子一般,各司其职,在全县划分的5000余网格内,或免费进行家政服务、或实施义务心理咨询,或为残疾人开展助残服务,在各自专属的格子里发光发热。

志愿服务“下沉”进网格,让志愿服务不再漂在面上,增强了广大志愿者服务的责任意识,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打通了志愿服务内各个毛细血管的“微循环”。

志愿服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近年来,密云县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门类不断翻新,身着“红、绿、蓝”三色志愿者服饰的志愿者们每天穿梭在密云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校园厂区,他们播撒爱心,挥洒汗水,凝聚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密云最美的一道风景。

如今,在密云,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活雷锋”。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建立志愿者分会21个,327个行政村和8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志愿服务站,成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2052支,注册和备案志愿者7.5万人。

为什么要实施志愿服务“网格化”?

“就是要增强广大志愿者服务的责任意识,让志愿服务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县社工委主任张志华介绍说。

密云县在全市率先提出了“网格化”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即依据地理类别,把土地像围棋棋盘一样,划分成若干个小格,全县5000个基础网格内,每个网格都有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以“格”为工作基础、以“网”为运行依托的志愿服务新格局。

根据社会所需、群众所求,志愿者所为,密云县重点确定了安保维稳、便民服务、民生促进、生态保护、应急救援五大类进网格志愿服务类别。同时,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志愿服务引导员”,建立起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交互平台,保证志愿服务项目与满足公众需求、方便公众参与的上下贯通、无缝对接。

服务特色:打造“一格一品”

近日,鼓楼街道的志愿者李兵和他的志愿服务团队组织了一次充满意义的旅行,带领着50名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们到充满异国风情的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进行采风,小家伙们手拿画笔,将酒庄里的欧洲步行街、壮观的葡萄长廊等纷纷定格在了画板上。

李兵所在的网格主打的就是育苗志愿服务项目,目标定位就是关爱少年儿童成长。从今年起,他们的服务团队就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召集辖区内60多个家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子互动活动,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子,累计爱心捐款两万元……他们的爱心浇灌,让辖区里的孩子们拥有了更加快乐的童年生活。

鼓楼街道辖区大,共分74个网格,在推进志愿服务进网格过程中,街道根据志愿服务人员数量、服务志向等情况,为每个网格重点培养30-50名骨干志愿者,并有针对性地为每个网格确定重点服务内容,科学设计了文化服务、文明劝导、巾帼维权、科技快递、创业指导等20余个网格服务特色,力求实现“一格一品”。

家政服务网格,志愿者们免费上门开展以擦拭门窗、拆洗被褥、清扫地面为主要内容的保洁服务;助残服务网格,365名助残志愿者想办法、拉关系、出点子,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街道职康站里残疾人制作的产品找销路,使残疾人每人每月增收700元。健康服务网格,志愿者们坚持常年在网格内开展健康讲座、义诊以及心理咨询活动,把健康卫生直通车开进了居民家中。

在“一格一品”的基础上,目前,密云县涌现出了“百名企业家对接百个贫困户”、“991038”工程、“关爱农民工子女”、“暖心工程”等让群众叫得响、得实惠的志愿服务品牌100余个,它们伴着志愿者一张张微笑的脸孔,成为了我县志愿服务的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暖心工程”是密云县志愿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

每周三下午,穆家峪镇新农村小学宽敞的教室里,都有一个年轻时尚的女孩的身影。这位女孩叫张楠,是全县2000名文化志愿者中的一个。

与城里的孩子不同,在农村小学里,艺术教育是块“短板”,为了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殿堂里“遨游”,每周三下午张楠和她的伙伴都要来到这里,针对孩子们的爱好和特长,义务地对他们进行快板、山东快书、声乐、朗诵等艺术门类的文艺指导。

张楠总爱将自己比喻成一只萤火虫,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别人。在文化志愿者“暖心活动”中,她和摄影志愿者走家串户,走进近200个村庄为上千名老人拍照送照片;在密云聋校和新农村小学,她是残障孩子和外来打工人员子女亲爱的老师和姐姐;在为敬老院等老年群体奉献的文艺演出中,她是主持人,300余场主持,场场不落。

社会力量共耕网格“责任田”

白土沟村的麦饭石料理、车道岭村的栗面窝窝头、黄土坎村的鲜榨贡梨汁……在密云县今年举行的不老养生宴美食节上,不老屯镇26个村,一村一道主打菜,且全部食材均取自不老屯本地,一道道富有特色的美食让八方食客大快朵颐,大饱口福。而这些菜品从创意、搭配、烹制到推出全部由来自全聚德和眉州东坡酒楼的大厨亲自“掌勺”。

不老屯镇是密云著名的“不老”之乡、贡梨之乡、麦饭石之乡,旅游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可由于起步晚,民俗旅游发展却相对滞后,在推进志愿服务网格化的过程中,不老屯镇践行“党政搭台、青年志愿、社会支持”的理念,纷纷请来社会力量进网格,助力镇域发展。

引进中警集团,在云峰山景区打造密云县“月老”公益活动基地,举办了爱情不老活动,300名青年男女,游千亩梨园,赏万亩次生油松林,共赴鹊桥会;组织联大、经分等高校的青年学子对辖区内民俗户进行“一对一角色互换式”民俗旅游培训,并帮助制定了《不老屯镇民俗旅游服务标准》,让村民发展民俗有了条条框框;请来县内知名的服装生产企业奥克斯特公司的设计师,亲自操刀,为镇内的民俗户制作了200件标有不老屯LOGO的绿色围裙……

2011年“7·24”强降雨灾情发生后,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地区,20家非公企业也组建志愿团队,他们共出资近40万元购买生活物资,慰问受灾群众。

不仅如此,民间的“草根”人士也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张子博便是其中之一。都说80后的孩子特自我,只想一个人活得精彩。可张子博在公益这条道路上却已走了4个年头。4年里,子博每天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都会花上一点时间,网上发帖子,搜集在密云的各个角落里需要帮助的声音;网下联系、沟通、策划着一场场的活动,一次次将爱心故事从网络“搬”到现实。

4年来,经他组织和策划的“捐书献爱心”、“爱心向日葵儿童援助”、“白河环保行”等公益活动多达3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1000余人,帮助需求对象30多人。

无独有偶,在新城子镇大角峪村,一位90后大学生村官也以她独特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公益梦想。去年6月,村里腾出两间房,成立了软陶康复室,张佑的微公益之路由此开始,村里的6名残障妇女成为这里最初的成员,经团中央帮助,张佑和专业老师共同向妇女们传授软陶制作工艺,然后将成品放到微博上慈善义卖,同时开设网店进行销售,每名妇女每月可得到500元的收入。

黄晓燕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溢苹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永远跟党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政务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