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政务 > 正文

河北积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打好“四大攻坚战”

2013-05-29 10:51:53 来源: 新华网
0
分享到:
T + -

“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可以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河北省来说,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希望所在、人民所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根本在县域。没有县域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刚刚结束,作为会议提出的“四大攻坚战”之一的县域经济发展,正期待实现重大突破。当前,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到底在哪里?实现加速赶超的路径又在哪里?

追赶先进地区,县域短板需补齐

县域经济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宋文新用“5、6、7、8、9”来概括——河北省县域全部财政收入占全省近50%,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3%,县域GDP占全省的近70%,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83%,全省县域总面积占全省的94%。

他认为,这些非常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证明,县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决定着全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他认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河北省科学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而把这组数据的顺序倒过来看,河北省县域经济占全省的面积、人口、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是依次递减的。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更低: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只有36%。宋文新认为,这恰恰说明河北省县域创造的经济总量和财富,与所占面积和拥有的人口不成正比,反映出县域经济拖了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

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稳则全省稳,县域活则全省活。放眼全国,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与河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六位的地位不匹配,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国排第九位的现状也不匹配。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公布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显示,进入榜单的河北县(市)只有迁安、武安和三河,数量远远落后于江苏、山东、浙江等发达省份。去年,河北省经济总量比辽宁多,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却比辽宁少,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辽宁是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年底,省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发现,河北省的县域经济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体发展逐步落后,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多停滞不前。

据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陈璐介绍,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河北省除一小部分县在转型复苏进程中表现出“生机勃勃”、“亮点频出”外,县域经济呈现出“整体后退、两极分化”的态势。

从陈璐提供的经济数据看,河北省经济产出密度(地均GDP)最高的县超过6000万元/平方公里,最低的县只有不到60万元/平方公里,差距竟高达10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县(12698元)与最低的县(2566元)之间的差距也有5倍多,人均GDP指标,最高的县与最低的县之间相差10倍。

陈璐认为,县域经济的两极分化正在严重制约着河北省经济复苏的进程,强省必须先强县。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要多元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没有产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提升。

审视河北,河北省县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21∶47∶32,发展到2011年的16∶54∶30,9年间,二产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目前,工业是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处于高速发展期。

据宋文新介绍,江苏、山东也经历过二产,特别是工业加速成长期,但从2006年左右,这些省份的二产比重开始持续下降、三产比重稳步上升。他表示,从产业演进的规律和发达省份的经验看,河北省各县(市)正处于工业加速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应通过壮大工业,快速积累财富,拉动三产,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走绿色、循环、低耗、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产业特点来看,河北省资源开发型县多,创新导向型县少。宋文新介绍,河北省县域经济30强县多数是依靠铁矿、石油等丰富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目前对资源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后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同时,全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主动力的县较少,许多县工业规模看似很大,但做的大多是贴牌生意,只赚了点加工费,而且把污染留下了。“有产业无集聚,有集聚无集群,有集群无规模效益的产业发展现状,逼迫着河北省县域经济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陈璐列数了河北省一些县(市)转型升级的成功路径后表示,无论用什么路径,政府部门需要抓的,一是解放思想,眼睛向外,大胆引进;二是做好规划,加强引导,搞好服务;三是放松管制,放开手脚,逐步规范。“转型对于河北省县域经济来说,意味着生产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生产技术由低端转向高端,生产模式由高耗高排转向循环绿色。”宋文新认为,河北省农业县应加快向工业县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资源型县应加快向加工型县转变,不能只搞矿产采掘和粗加工,要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要效益。加工型县应加快向科技型县转变,大规模植入科技要素。“目前,迁安的一些靠开矿、炼钢起家的民营企业,已经转变成精品钢、生物医药等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一个规模大、辐射力强的民营企业,可以兴盛一个村、带动一个镇,甚至兴旺一个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孙际林表示,今年,他们将在河北省县域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扩大市场主体,深挖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源泉。一方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向小微企业转变,全年力争新增小微企业5000家以上。另一方面,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一批企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力争年内新增40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增7个省级示范平台,加快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县城建设发展,产业支撑待加强

从国际城镇化一般规律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达到70%,才会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而河北省2012年的城镇化率仅有4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县城普遍偏小,能级低,聚集和吸纳人口、产业的能力不足,是河北省城镇化率低的主要原因。

目前,河北省的县城建设相对落后,环境容量差,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距较大,公共服务均等化还远远没有到位。一些县(市)的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全省仍有45个县(市)采取直供水方式,大部分县城主要以分散小锅炉供热为主,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与群众需要差距较大。

县城建设的落后,制约着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宋文新认为,有关机构研究表明,就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意向看,70%的农民首选地是县城。而由于县城缺乏足够的吸纳能力,约50%的农民只好到大中城市去打工,不仅增加了城市压力,也增加了农民进城成本。河北省应在继续加大省市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灵活多样的市场运作模式,进一步做优县城,做特中小城镇,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和平台。“县城建设是河北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宋文新认为,河北省在推进县城建设中,应强化产城统筹的理念,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人口聚集、县城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关系,让县城功能布局更加体现产城互动的特点。

在这方面,迁安可谓河北省县城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一个典范。近两年来,迁安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城市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建成区面积增加15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城区。为避免“有城无人、有城无市”的“小城市病”现象发生,他们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与产业的融合发展,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消费购物、体育会展、休闲养生、游客集散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初具规模,一系列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县城建设离不开产业的支撑。”陈璐介绍,目前,河北省大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育,并没有和县城发展结合起来,集群分布往往在远离县城的乡镇兴起,而县城附近缺少规划超前的中大型园区,无法带动县城经济发展,也无法改变县城落后的面貌。

陈璐认为,河北省一些县(市)可以拉大县城区框架,条件成熟的县可规划布局“新城”。另外,可以在县城内或城郊,规划建设一批“清洁环保”型产业园区,带动县域人口向县城集中,提升县城经济实力和城市化发展动力。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实力雄厚的乡镇,可以打造“小县城”,为日后在城市化进程中“脱颖而出”铺好道路。

丛晓洁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永远跟党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政务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