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政务 > 正文

对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认识和思考

2012-10-31 08:37:30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分享到:
T + -
核心提示: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年来,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指导,全国新闻战线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年来,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指导,全国新闻战线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是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措施,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一、“走转改”展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新形象

在“走转改”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参与,活动开展得很有声势,很有成效。

1.新闻作品新风扑面。各新闻单位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了一大批反映实际、生动鲜活的好报道。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每周刊播“走转改”报道保持在600篇左右,一年来刊发“走转改”报道总计超过3万篇,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刊发231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217条。《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十年治荒山河披绿》、《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基调昂扬向上,内容生动感人,文风清新朴实,充满生活气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形成如此大的报道规模、涌现如此多的精品佳作,是我国新闻界多年来少有的现象。

2.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各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亲自采写报道,成为“走转改”活动的一道独特景观。大批编辑记者深入边疆村寨、企业社区等调研采访,亲身体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感受城乡生活的巨大变化,加深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加深了对百姓所思所想所盼的了解,加深了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向,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许多记者深有感触地说,走不走基层确实不一样,只有“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才能真正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3.广大受众积极评价。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表现出扎实深入的采访作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树立了新闻战线良好社会形象。一位乡党委书记给人民日报写信说,“一个村庄的故事、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也可以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走转改’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心里,群众打心眼里欢迎”。不少地方和中央部委感谢新闻媒体“走转改”报道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推动,表示通过“走转改”的报道,对新时期的新闻工作、新闻队伍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走转改”是创新新闻宣传的成功实践

“走转改”活动既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新形势下党的新闻工作的重大创新。当前,社会环境、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宣传工作中不少老办法、老套路亟须改进。“走转改”在不同程度上回答了新闻宣传工作遇到的新问题。

1.如何搞好正面宣传?“走转改”报道中的正面宣传选题贴近百姓,素材取自基层,内容鲜活生动、文风平实亲切,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在“当代雷锋”郭明义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报道小组与郭明义一同工作生活,采访报道注重细节,注重情感。新闻联播连续播出5期《重访郭明义》,其他时段连续播出6期《郭明义和他的“粉丝”》,全国约有2.8亿观众在不同时间段收看,节目播出期间,郭明义微博“粉丝”日增20万。“走转改”实践告诉我们,改进创新正面宣传,关键要解决真实可信、吸引人感染人的问题。新闻必须“源于生活、还原生活”,要坚持深入采访,使正面宣传有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生动的细节,让人们可触摸、可感受,才能更好地发挥正面宣传的重要作用。

2.如何搞好热点引导?做好热点引导是新时期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媒体主动围绕社会关切,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全面反映各方意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去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伤害医生事件后,北京日报推出《同仁一日》报道,既反映群众看病难等现实问题,也客观呈现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和爱心,增进了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社会各界理性看待医患问题。“走转改”实践告诉我们,有不少社会热点是由于隔阂、误解、不信任造成的,对这些热点的引导,关键是有针对性地解决信息沟通问题,既要设身处地反映人们的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又要讲清楚解决问题的现实条件,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通过信息的充分沟通达到情感的相互交流,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信任,才能更好地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如何搞好舆论监督?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使舆论监督既促进解决问题,又增进社会和谐,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农民工讨薪难问题,今年春节前夕,中央电视台跟踪报道四川农民工杨立学艰难讨薪曲折历程,真实反映了农民工生存状态,深刻揭示了讨薪困局背后的利益纠葛,充分反映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不仅帮助农民工讨回了报酬,而且推动了有关部门出台专门政策措施。“走转改”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关键是立足建设性,监督的选题是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监督的依据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监督的态度是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以理服人,监督的办法是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求证核实、理性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舆论监督报道积极而又稳妥,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走转改”是重塑传统媒体优势的有益探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受互联网的冲击,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下降。但在“走转改”活动中,传统媒体优势得到凸显,中央电视台“走转改”报道收视率持续上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行量明显增长。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为互联网环境下重塑传统媒体优势探索了有益经验。

1.议题设置从群众中来。设置议题是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走转改”活动中,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捕捉了一大批源于实际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两年春节前后,各媒体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精心策划了回家的礼物、在岗位、送温暖等一系列选题,营造了充满温情的浓厚节日氛围。针对家长关注的校车安全等问题,一些媒体推出“开往春天的校车”等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讨论,推动校车安全标准的提高和管理法规的制定出台。实践证明,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高度重视议题设置,善于把中央精神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从实践出发、从群众关注出发,防止主观主义,防止脱离实际,使新闻宣传真正切合实际,才能发挥传统媒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独特优势。

2.信息传播要权威完整准确。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虚假信息泛滥等缺陷,为传统媒体发挥优势提供了客观条件。“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发布权威、完整、准确的信息,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在互联网繁杂的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事实,还原真相,彰显出传统媒体的强大优势。不久前天津蓟县一商场发生大火,事后谣言四起、众说纷纭,中央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赶赴现场,用“走转改”的方式深入采访,不仅采访处置部门、目击群众,还采访了谣言制造者、传播者,对谣言所涉内容逐一探究、逐一核实,在《真相调查》栏目中推出深度报道,还原真相,一锤定音,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实践证明,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的包围,传统媒体发挥专业特长,深入新闻现场,扎实调研采访,以权威的信息发布、全景式的信息呈现,尊重事实,还原事实,维护事实,才能不断巩固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3.舆论引导重在解读事实。网络时代不缺乏信息,但缺乏对信息的深入解读。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新闻媒体通过调研采访,剖析事实、分析背景、阐发缘由、挖掘内涵,以深度解读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取得良好效果。去年以来,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央主要媒体深入调研采访,不仅报道数据、现象,反映新情况新变化,还深入解读相关背景,全面阐释政策措施,实事求是剖析原因,理性分析前景走势,为人们理性认识有关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实践证明,面对转型期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面对网络时代纷繁芜杂的各类信息和各种观点,传统媒体不能止于传播信息,要深入调查研究,客观理性分析,加强对现象、信息、事实的解读,以深度解读引领社会舆论走向,矫正信息传播中的失真扭曲现象,这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

4.加强与受众的平等交流。不可否认,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姿态构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喜爱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是喜爱互联网平等互动的氛围。“走转改”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传受交流的新特点,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很多报道就像亲朋之间的聊天,报道新闻像叙述身边的故事,报道典型像介绍自己的朋友,亲切自然,润物无声,克服了一些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习惯做派,这是“走转改”报道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只有放下身段、沉下视角,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进一步拉近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实效。

四、“走转改”深化了对中国特色新闻事业的认识

回顾一年来的“走转改”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认识。

1.坚持新闻源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我们所讲的实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转改”报道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最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基层实际、群众感受深刻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整体风貌,顺应了人民渴望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这充分说明,新闻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既要把握新闻的具体真实、微观真实,又要从整体上、本质上、发展趋势上体现宏观真实,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2.坚持新闻为社会发展服务。“走转改”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西方国家不可能开展,原因是中西媒体定位不同、记者角色不同。在我国,新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闻工作者不仅是社会发展进程的观察者、记录者,也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推动者。因此,新闻媒体决不能游离于社会发展之外、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成为什么“第四权力”、“无冕之王”。我们必须摆正新闻工作的角色定位,坚持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才能正确履行新闻工作的职责使命、实现新闻工作者的真正价值。

3.坚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主体。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媒体聚焦普通群众、百姓生活,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把版面时段留给群众,一大批反映基层实际和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登上报纸头版、新闻联播。把人民作为报道的主体,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勿忘人民的价值追求,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服务对象,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闻宣传成效的最高标准。

4.坚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深入群众,感知冷暖、倾听心声,深化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能不能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能不能以高度的自觉服务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作风、文风的根本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媒体不能成为漂在水面的浮萍,记者不能成为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贵族,否则新闻工作的立场、作风、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改变,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改变。

“走转改”实践带给我们的这些启示一脉相承、相互贯通,体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本质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走转改”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安排,推动活动向深度广度拓展,不断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第一,要认真组织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近期,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形成主题宣传热潮。要把这次主题采访活动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走转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全面检验,集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确保活动形成声势、取得实效。第二,把“走转改”要求全面落实到日常宣传报道中。要继续花大力气办好“走转改”专题专栏,保持报道力度和规模。要把“走转改”要求融入新闻采编全过程,反映到媒体的所有版面时段。要提升“走转改”报道的思想内涵,善于抓住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研究,以小见大、以事喻理,使新闻报道更加厚重、更加深刻。要更好地适应群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的新变化,改进报道方式,丰富报道内容,切实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第三,建立完善“走转改”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调研采访制度,对新闻单位负责人、编辑记者、新入职人员到一线蹲点调研、采访报道、驻点培训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版面时段保障机制,确保“走转改”报道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刊播。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增加“走转改”报道在编辑记者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走转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编辑记者和优秀作品的表彰力度。第四,加强“走转改”理论总结和成果推广。结合“走转改”的丰富实践,认真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不断丰富深化对“走转改”的理性认识,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推动“走转改”成果走进课堂,要把新闻单位、高校新闻院系双向挂职交流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新闻工作者理论素养,提升高校教师新闻实践能力,推动新闻宣传和新闻教育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zml 本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已关闭去跟贴广场看看 >
网易新闻客户端下载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永远跟党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政务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