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政务 > 正文

胡文江:体验式“采访”彰显走转改要求

2012-10-30 14:53:19 来源: 荆楚网
0
分享到:
T + -
核心提示:只有落实“走转改”,才能找到鲜活的素材,才能找回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期待“走转改”成为媒体的常态,上升到新闻宣传媒体“创先争优”的高度,努力做到守土有责、精益求精,将党的喉舌,百姓代言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15个环卫工人节来临之际,《十堰晚报》记者身穿环卫工作服,跟随环卫工一同扫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为读者呈现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十堰晚报10月26日)

这一报道引发了读者广泛的围观。不体验不知责任之要,不蹲点不懂生活之艰。记者以详实的图文和切身感受记录了环卫工人陈春华一天的劳动场景,读者透过细节的描写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环卫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

这些“城市美容师”总是早出晚归,吃饭、睡眠的生物钟大异常人,往往10多个小时不进食,每天穿梭于车流中扫垃圾,面对人身受到伤害的危险几率很高,她们的劳动和善意的劝阻总是难获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冷言冷语和白眼伴随他们十几个春秋……记者这种体验式报道决非简单的生活记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是一种城市文明习惯教育,一种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全国劳模、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少奇同志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环卫工人,引起了全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晚报记者采访环卫工人的时代意义,恰恰是为了唤醒劳动光荣、不分贵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帮助人们找回失落的人文关怀。

当前,从纸媒到电视、网络,十堰媒体越来越受百姓欢迎,秘诀就在于他们越来越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作风的转变。将镜头对准基层一线劳动者,将脚步延伸到厂矿工地、田间地头,摄像机变成了“多棱镜”,照相机变成了“万花筒”,录音笔变成了“连心桥”,听民声,解民困,分党忧,记录越来越精准,报道越来越鲜活,通过积累正能量,引导正方向,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在不断提升。十堰媒体人在响应中央号召,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事实上,只有落实“走转改”,才能找到鲜活的素材,才能找回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期待“走转改”成为媒体的常态,上升到新闻宣传媒体“创先争优”的高度,努力做到守土有责、精益求精,将党的喉舌,百姓代言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zml 本文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已关闭去跟贴广场看看 >
网易新闻客户端下载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永远跟党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政务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