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政务 > 正文

秦淮童谣和乌衣巷的传说入选秦淮区“非遗”项目

2012-10-18 08:58:41 来源: 新华网
0
分享到:
T + -

老南京熟悉的提线木偶、大名鼎鼎的乌衣巷的传说、民国时期就享誉金陵的洪氏眼科医术、儿时小伙伴都会哼唱的童谣《花灯谣》……昨天,秦淮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戏剧类、传统美术类、传统医药类等四大类别共计13个项目入选。此次对外公布的仅有项目名称,接下来将逐一整理确认传承人,有计划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

“吊吊戏”停演40多年

“提线木偶,福建泉州的最有名,早在2006年就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了。”秦淮区文化馆负责非遗工作的白雪莲老师说,“其实,提线木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也曾在南京风靡一时,经常在夫子庙演出,但是后来失传了四十多年,2008年才在中华门城堡‘重出江湖’。”

木偶戏起源于唐朝,南京人也叫它“吊吊戏”。南京木偶剧团的前身是“双福堂提线木偶戏班”,建国前后就在江苏省内,包括南京地区演出,建国后在夫子庙人民游乐场演出多年,六十年代中期后一直停演。

原木偶剧团的大部分人员先后去世。团长焦鸿鼎于近年去世,副团长焦鸿举高龄八十七岁,年老体衰,腰不能伸直,无法演出。现在只有原剧团主要演员王茂才和薛锦霞能操纵木偶演出。76岁的王茂才2008年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木偶,自编自演了几个剧目如《猪八戒背媳妇》、《东郭先生与狼》等。通过在夫子庙等地演出,唤起了很多老南京的回忆,获得好评。

眼科世家民国时很有名

秦淮区第二批非遗文化名录中有一个中医项目,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就是当年位于秦淮河畔琵琶巷(今琵琶小区)的金陵洪氏中医眼科诊所。

白雪莲介绍说,金陵洪氏中医眼科由洪立昇老先生创始,他出身中医世家,其兄有二,洪老排行老三,因于当时求医于眼病患者甚多,社会中医眼科甚少的状况,时值而立之年的洪立昇先生遂志向专攻中医眼科,洪氏眼科自此而立。民国时期,洪老执医于自家私人诊所。诊所设于南京城南秦淮河畔琵琶巷。

数十年来,洪立昇的医德远近闻名,洪氏眼科享誉于金陵内外。上世纪50年代初期,感悟于政府的中医政策,洪老毅然放弃私人行医,带头成立夫子庙中医联合诊所,并任所长一职。1958年调任南京市中医院眼科,任职眼科主任,影响范围由集中于南京城南一带,逐渐达南京、江苏,乃至全国。

洪立昇的“明珠饮”、“疏风散”分别为治疗内外眼病的代表方剂,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现任眼科第二任主任,现已入古稀之年的洪宜成先生,系洪氏眼科第四代传人,受益于祖父洪立昇的言传身教,自幼得益于世家医术的熏陶。洪宜成传承了洪氏眼科的“传家宝”,以中西结合特色继续为患者服务。

秦淮童谣唱了40多年

秦淮区流传着许多童谣,老南京们儿时都会唱,这次收入区级非遗,有7首童谣被收录。

一般来说儿歌具体起源何时文字记载不详,但1949年前就已广泛流传,迄今犹存。其中《城门城门几丈高》起源于明代。秦淮童谣内容十分广泛,40多年前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孩子们边做游戏,边唱童谣,生动活泼,极为有趣,如《天上一颗星》、《小麻雀》、《月亮粑粑》、《丫头丫》、《下雨喽》、《花灯谣》等。(徐兢)

黄晓燕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已关闭去跟贴广场看看 >
网易新闻客户端下载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永远跟党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政务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